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民生实事集中整治以来,岳阳市住建局在市纪委监委监督指导下,以人民为中心,聚焦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、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核心问题,通过机制创新、联动发力、党建引领,推动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。
一、创新机制补短板,筑牢物业治理“制度基石”
1.立法破题。在全省范围内先行先试,完成《岳阳市住宅物业管理若干规定》地方性法规立法,聚焦物业管理机构组建、企业信用评价、应急服务保障等关键领域,从法律层面明确治理框架。通过立法破解“无规可依”难题,为后续物业整治工作提供刚性制度支撑,实现“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”的治理开局。
2.制度补位。以地方性法规为核心,同步出台“N”项配套文件补全治理短板:印发《岳阳市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运行实施办法(试行)》,解决“业委会成立难、小区治理失序”问题;制定《岳阳市物业服务信用评价实施细则(试行)》,将业主满意度、履约情况纳入评价,对低信用企业实施“信用扣分+市场禁入”;出台应急储备库组建、合同备案管理、维修资金使用等专项文件,细化管理流程,形成“1(核心法规)+N(配套细则)”的物业管理制度矩阵。
3.体系强基。成立市级物业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及调解中心,指导县市区同步建立物业矛调组织,构建“市—县—街道—社区”四级监管体系。通过层级联动、上下贯通,将矛盾化解端口前移,有效回应业主诉求,避免“小事拖大、大事拖炸”,为物业整治筑牢基层治理防线。
二、联动发力聚合力,打造开门整治“民生闭环”
1.专班统筹。由市纪委监委、驻住建局纪检组牵头成立“三湘安居”监督专班,整合各级住建、街道、社区等部门力量,建立“半月一调度、一月一通报、两月一会商”工作机制。通过常态化调度、清单化督办,推动各部门从“单独作战”转向“协同攻坚”,确保整治方向不偏、力度不减。
2.线索拓面。创新线索收集模式,打造“群众热线+线上投诉+社区网格员”三位一体渠道:设立专门接待场所,在重点小区发放线索征集公告、宣传资料5万余份;线上开通投诉端口,线下依托网格员上门摸排,累计收集问题投诉5400个、问题线索65条,实现“群众有诉求、渠道有响应”,让整治工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。
3.督导问效。采取“自查自纠+明查暗访+巡视审计+信访核查”多维排查方式,对335个问题分类建立“问题、责任、整改”三本台账;以“四不两直”方式深入小区、企业开展暗访督导,直插整治一线发现问题、督促整改,有效破解“基层落实不到位、整治浮于表面”难题,确保整治措施落地见效。
三、党建引领强措施,推动整治工作“提质见效”
1.锚定标准。提出“扛牢一份责任、整治一批问题、倡导一份自律、打好一批补丁、推行一项公示、抓好一个自治”的“六个一”工作要求,组织物业企业签订行业自律承诺书,约束从业者行为;建立物业管理信息公开机制,要求定期公示小区公共收益收支明细,让业主“明明白白消费”,推动行业从“粗放管理”向“规范运行”转变。
2.党建赋能。强化党建引领作用,建立“党建+纪检+群众”联合监督机制:推动中心城区72家物业企业成立基层党支部、304个住宅小区建立党组织;打造10个“美好家园”、12个“红色物业+清廉物业+物业服务标准化”示范点,以点带面完善基层治理体系。截至目前,全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从49%提升至65%,引进物业企业的小区从807个增至1066个,治理覆盖面显著扩大。
3.整改闭环。聚焦“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、侵占业主公共收益”核心问题,通过企业自查、专班督导、突击检查实现“小区、物业”全覆盖排查;对发现的335个问题实行“立查立改、动态销号”,目前已整改315个,整改率达94%;累计追回资金252.85万元,向县区级纪委监委移交线索7条、向公安机关移交线索1条,有效纠治物业顽疾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整治成果。